清潔機器人如何測試
參數收集與錄入
將電商頁面數據按照規定格式進行錄入
維格表 → 知電數據庫 → 地面清潔類數據庫 → 01掃地機器人測試數據庫 → 產品庫
外觀描述
- 顏色&材質
- 主體輪廓設計
- 正面
- 按鍵 or 設計
- 導航技術
- 背面
- 主刷類型
- 側面&前額
- 主要傳感器類型客觀測試
-
清掃測試
- 繪制地圖
將掃地機器人與充電底座放置在測試區,繪制地圖。
- 準備污染物
按照測試需求制備所需污染物,依次稱量后,裝入一次性塑料杯中以備測試
具體如下:
注:稱量前需對塑料杯自身重量執行“去皮”操作,每次稱量精度不得超過0.05(g)。
污染物名稱 |
寵物毛發 |
混合污染物 |
貓砂 |
貓糧 |
二次邊角 |
石英砂 |
|
污染物組成 |
貓狗毛發 |
2g瓜子殼、10g燕麥圈、10g貓砂、10g貓糧、10g花土、10g大米 |
圓形柱狀潔客原味豆腐貓砂 |
圓形狀億迪全價全期貓糧 |
花土 |
石英砂 |
|
重量(g) |
3g |
52g |
20g |
20g |
20g |
20g |
100g |
地面介質 |
木地板 |
短毛地毯 |
- 設置污染物
將標準放樣器放置在框定的測試區域中心,將盛放污染物的塑料杯拿到放樣器一端,左右勻速搖擺,使測試污染物均勻鋪灑在放樣器中。
- 啟動測試
對清潔機器人塵盒進行稱量記錄,或直接進行“去皮”操作;將機器吸塵擋位調至最高,啟動運行。
- 稱量計算
自主運行結束后,取出塵盒,對其進行稱量,記錄數據,并錄入維格表數據庫,得出清潔率。
-
擦地測試
-
干濕污漬
- 污漬準備
將標準放樣器放置在框定的測試區域中心,取矩形框上部三分之一處,均勻鋪灑20g花土。
下三分之二處,將10-100ul規格移液器設置到80ul后,對污染物“醋”進行取樣,并按照液體放樣器進行設置。
- 啟動測試
將機器吸塵、擦地擋位均調至最高,啟動運行。
- 數據記錄
觀察清潔后的地面是否干凈?拖布是否會卡住混合垃圾?自清潔后清潔墊情況如何?
-
風干污漬
- 污漬準備
依次準備果汁、咖啡、老抽三種測試污染物,對其取樣并裝入一次性塑料杯中。
- 設置污漬
使用10-100ul移液器,移液計量設置為80ul,通過標準液體放樣器,依次對咖啡、果汁、老抽取樣放置。單次放置污漬5點為一組,單項污漬需放置4組,共計60處污染物。
- 風干污漬
打開空氣循環扇最高檔,對準地面污染物,持續風干12小時。
- 啟動測試
將機器擦地擋位調至最高,啟動運行。
- 數據記錄
清潔完成后,檢查地面是否干凈并記錄,重復上個步驟,直到地面清潔干凈,并記錄地板清潔干凈所需啟動次數。
-
使用體驗
避障功能
避障布置如圖,啟動機器進行清掃,觀察并記錄,從導航技術與避障技術入手,分析測試機器表現。
維護難易
自動集塵
- 自動集塵判斷
判斷機器人是否帶有自動集塵功能,并對集塵風道走向進行分析。
- 自動集塵率測試
將上述提到的52g混合污染物裝入塵盒,并對塵盒進行稱量。
塵盒裝回機器人,執行自動集塵操作,并根據塵盒減重量,計算自動集塵率。
自清潔
- 自清潔判斷
判斷機器人是否帶有自清潔功能,并對自清潔原理進行分析。
- 自清潔效果測試
標準測試結束后,執行自清潔。自清潔結束后,使用干凈紙巾擦拭抹布,對殘余水量與干凈程度進行判斷。
注:如設備有自動烘干功能,需等待自動烘干流程結束后,再進行紙巾擦拭。
防纏繞
使用40根40cm長發進行模擬清潔測試,觀察吸入后,滾刷與邊刷是否會出現纏繞現象。
垃圾傾倒
垃圾傾倒是否方便,塵盒傾倒是否臟手,以及其他使用維護的常見問題。
噪音
使用分貝儀測量各個檔位下的噪音,樣例如下:
擋位 (環境噪音38.7dBA) |
擦地(dBA) |
||||
輕柔擦 |
標準擦 |
強力擦 |
關閉 |
||
掃地 (dBA) |
安靜 |
56.8 |
58.2 |
59 |
61.2 |
標準 |
60 |
60.6 |
62 |
62.6 |
|
強力 |
65 |
65.3 |
66.2 |
66.1 |
|
MAX |
69.7 |
70.6 |
71.1 |
71.8 |
|
關閉 |
57.4 |
58.8 |
59.4 |
60.7 |
|
自動集塵(dBA) |
82.8 |